更新日期 2024年12月14日

生產後,新媽媽需要讓身體進行約30天的調養和休息,以確保媽咪產後能夠恢復健康,也就是俗稱的「坐月子」。坐月子期間要吃什麼保健食品?產後飲食有哪些禁忌?坐月子需要漢方調理嗎?本篇幫你整理產後保健食品推薦,三階段飲食重點,讓哺乳媽媽輕鬆坐月子!

在坐月子的媽媽,因為產後流失大量的元氣,身體變比較虛弱,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充足的營養來幫助恢復體力。同時,許多產後媽媽還要餵哺母乳,這意味著媽媽需要攝取足夠的營養,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寶寶。

然而,有些媽媽常常會因為食慾不振或生活節奏的變化,加上無法準備營養豐富的月子餐,導致攝取的營養素不足,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時,產後保健食品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幫手,幫助媽媽們補充所需的營養,使身體更快恢復,同時也確保寶寶的健康發育。

延伸閱讀:產後補品:產後媽媽禮物推薦、4大坐月子補品送禮一次看

產後保健食品推薦:鈣、維生素D、鐵質、DHA、葉酸、卵磷脂

產後保健食品推薦

鈣質+維生素D

產後媽媽在哺乳期間會將身體中的鈣質提供給寶寶,容易導致自己鈣質流失,進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因此此時期仍需補充足量的鈣質,才不會導致耗盡媽媽體內的庫存,避免骨質疏鬆及腰酸背痛的問題。維生素D則幫助身體吸收鈣質,維持骨骼健康。

媽媽們可以透過牛奶、乳酪、豆腐、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中攝取鈣質。維生素D則可透過日曬讓身體自行合成,或從魚類、蛋黃中攝取喔。若無法從日常飲食吸收,媽媽可以選擇購買含有維生素D的複方鈣片來食用,建議每天至少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和10微克的維生素D。

DHA

DHA是母奶中的重要成分,支持寶寶的大腦與神經發展,因此許多配方奶中都會特別強調添加DHA。DHA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無法靠人體自行合成,建議產後媽媽,應該每天補充200mg~400mgDHA來均衡營養。

富含DHA的天然食物包括:魚類(鱈魚、鮭魚、鯖魚)、海帶、牡蠣、花生、芝麻…

延伸閱讀:剛生產完的產婦可以吃什麼?坐月子吃什麼好?產後水果禁忌?中醫建議燉補菜單一次列

鐵質

生產過程大量失血,加上哺乳期間鐵質也逐漸流失,因此產後補充鐵質對媽媽來說很重要,幫助恢復失血引起的貧血,還能確保母乳中有足夠的鐵質供應給寶寶,支持寶寶健康成長。

含鐵質高的食材如內臟類、黑棗、龍眼乾、火龍果等,都可以作為日常飲食中的良好補充來源。另外,營養保健食品也是一個方便有效的選擇,可以幫助產後媽媽更容易獲取足夠的鐵質,並有助於預防因缺鐵導致的產後掉髮或貧血等問題。建議產後媽媽每日可以額外補充30-50毫克的鐵質。

葉酸

葉酸有助於紅血球形成、預防貧血,同時也讓媽媽穩定心情、消除情緒不安與焦慮。此外,對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葉酸也有助於支持寶寶的健康發展。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與媽媽的飲食息息相關,補充足夠的葉酸能確保寶寶在哺乳期獲得充足的營養,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葉酸可以從深綠色蔬菜、豆類、柑橘類水果和強化穀物中攝取,但由於日常飲食中的攝取量可能不足,建議媽媽們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每日大約400-600微克的葉酸能有效幫助身體恢復及提供寶寶足夠的營養。

卵磷脂

卵磷脂可以預防哺乳期間常見的乳腺堵塞問題,讓乳汁分泌更順暢,減少哺乳時的不適。除了幫助哺乳,卵磷脂對於媽媽的神經系統和肝臟健康也很有幫助,促進脂肪代謝,保護肝臟功能,並支持大腦的運作,幫助產後媽媽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媽媽可以透過蛋黃、大豆、花生、小麥胚芽、山藥、牛奶等食物中攝取,但若飲食中攝取不足,可以選擇保健食品來快速補充。每日補充1200-2400毫克的卵磷脂,能幫助產後媽媽維持乳腺健康及促進整體身心的恢復。

延伸閱讀:坐月子懶人包:產後飲食怎麼吃?坐月子8大禁忌及產後補品一次看

產後坐月子:漢方調理更重要

大家都知道,坐月子是女性身體的重要調理期,不僅是為了讓身體逐漸恢復到最佳狀態,更是幫助媽媽全面調理,無論是產後恢復還是孕前的健康問題,都能得到改善。

在產後恢復階段,除了營養均衡和生活習慣的調整,媽媽們還需要搭配漢方食材來調理體質,活血補氣,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月子漢方調理的概念是透過三階段的調理步驟「排、補、息」,以全天然食材把惡露或殘餘物排乾淨之後再進補,並在補氣完之後進入全面休息的階段,讓補進身體的能透過休息完整地成為身體的一部分,使身體恢復元氣。

這三階段的循序漸進調理,確保媽媽們能夠全方位調理,不論是選擇在家DIY坐月子、住月子中心,或是離開月子中心後的延續調理,都能靈活搭配漢方進行調理。

產後飲食建議

剛生產完,媽媽的身體非常虛弱,因此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需要特別注意。產後的飲食需求會隨著恢復階段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時間 產後調養重點 產後飲食菜單
產後第一週

加速傷口修復

排出惡露

優質蛋白質:魚類、雞肉、豆類、雞蛋

高纖蔬果:菠菜、紅莧菜、甘藍、芭樂、柳橙、蘋果等

產後第二週

調養氣血

增加乳汁分泌

補血食物:牛肉、豬腰、豬腳、紅棗、枸杞

促進乳汁分泌食物:豆漿、牛奶、青木瓜排骨湯、鱸魚湯、瘦肉湯

產後第三、四週

滋養補身

調整體質

補湯:麻油雞湯(體質偏虛寒者)

烏骨雞湯、栗子雞湯(體質偏燥熱者)

延伸閱讀:月子餐菜單設計5大原則,在家坐月子食譜一次看

產後飲食原則:<br />
營養均衡、清淡飲食、清蒸、燉煮; 避免油膩、寒涼、刺激性食物

除此之外,坐月子期間,媽媽也需要注意以下飲食原則:

營養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低脂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堅果類

  1. 適量調味,建議以清淡食物為主
  2. 選擇清蒸、燉、煮等健康的烹調方式(避免油煎、油炸)
  3. 避免油膩食物如:蹄膀、豬心、油炸類食物,容易使乳房疼痛、乳汁變得更加黏稠,不利於排出乳汁。
  4. 避免生冷、寒涼食物如瓜類、梨子、柿子、椰子等任何冰飲,以免影響產後恢復。
  5. 避免重口味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希望看完這篇的媽咪們能更清楚產後該吃什麼保健食品,也攝取足夠的營養並順利產生母乳供應給寶寶。媽媽們真的辛苦了!好好休息並均衡飲食,媽咪跟寶寶都要健健康康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