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年12月24日

我相信許多孕婦對於「什麼時候要去做第一次產檢?」「產檢要檢查哪些項目?」「產檢有什麼補助?」這些問題都不太清楚。本篇文章將為你整理出產檢懶人包,包括產檢次數、產檢時間、費用以及補助,幫助你一次解惑!

懷孕產檢對於孕婦們可說是例行公事,懷孕初期至少一個月要檢查一次,不僅能追蹤寶寶的健康發育,也能觀察媽媽的身體狀況。對於經驗豐富的準媽媽來說,這些流程或許已經十分了解,但對於初次懷孕的新手爸媽而言,可能連「懷孕多久開始產檢」這樣的基本問題都感到困惑,更別說產檢時間,產檢週數了!

根據衛福部的孕婦產檢加值手冊, 整個孕期的理想產檢次數共為14次,第一次產前檢查可依孕婦狀況訂定產檢時間,通常在第8週時就會施作第一次產前檢查,產檢頻率則會隨著懷孕中後期越趨頻繁。

懷孕各週數產檢補助項目

妊娠第一期(未滿13週)

第1次產檢:第8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第一次超音波檢查:建議 8-16 週執行:評估胎兒數、胎兒心跳、胎兒大小測量、著床 位置及預產期 

第2次產檢:第12週

服務項目:

  • 確認有胎兒心跳後,須包括下列檢查項目:

(1) 問診:家庭疾病史、過去疾病史、過去孕產史、 本胎不適症狀、成癮習慣查詢。

(2) 身體檢查:體重、身高、血壓、甲狀腺、乳房、 骨盆腔檢查、胸部及腹部檢查。 

(3) 實驗室檢驗:血液常規 ( WBC、RBC、Plt、 Hct、Hb、MCV )、血型、RH 因子、VDRL 或 RPR ( 梅毒檢查 )、Rubella IgG 及 HBsAg、 HBeAg ( 因特殊情況無法於本次檢查者,可於第八次孕 婦產前檢查時接受本項檢查。)、愛滋病毒檢查 (EIA 或 PA) 及尿液常規。( 註二 )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延伸閱讀:11種孕婦保健食品補充順序,怎麼吃最有效?孕婦飲食攻略

延伸閱讀:懷孕前三個月不能吃什麼?懷孕初期飲食建議、孕婦飲食禁忌懶人包

產檢項目

妊娠第二期(13~29週)

第3次產檢:第16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早產防治衛教指導

第4次產檢:第20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第二次超音波檢查:建議 20 週前後執行 : 評估胎兒數、 胎兒心跳、胎兒大小測量、胎盤位置及羊水量 
  • 早產防治衛教指導

延伸閱讀:胚胎不健康的徵兆有哪些?胚胎沒長大原因?胚胎自然淘汰症狀

第5次產檢:第24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實驗室檢驗:血液常規 ( WBC、RBC、Plt、Hct、 Hb、MCV ) 及妊娠糖尿病篩檢(註2)

第6次產檢:第28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延伸閱讀:懷孕幾個月可以運動?懷孕初期運動禁忌有哪些?孕婦運動懶人包這裡看

妊娠第三期(29週以上)

第7次產檢:第30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第8次產檢:第32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於妊娠 32 週前後提供;VDRL 或 RPR( 梅毒檢查 ) 等實驗室檢驗
  • 具感染愛滋病毒風險的孕婦,建議加做 1 次愛滋 病毒檢查 (EIA 或 PA)
  • 第三次超音波檢查: 建議 32 週後執行:評估胎兒心跳、 胎兒大小測量、胎位、胎盤位置及羊水量 

第9次產檢:第34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第10次產檢:第36週

服務項目:

  • 例行檢查項目(註1)
  • 補助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 註三 )

第11次產檢:第37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第12次產檢:第38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第13次產檢:第39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第14次產檢:第40週

服務項目:例行檢查項目(註1)

    註一:例行檢查項目 

    • 問診內容:本胎不適症狀如出血、腹痛、頭痛、痙攣等。 
    • 身體檢查:體重、血壓、胎心音、胎位、水腫等。 
    • 實驗室檢查:尿蛋白、尿糖。 

    註二:血液常規項目包括:血色素 (Hb)、血球容積比 (Hct)、紅血球 (RBC)、 平均紅血球體積 (MCV)、白血球 (WBC)、血小板 (Plt)。

    註三: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於妊娠第 35-37 週產前檢查時提供 1 次;若孕婦 有早產現象,得依醫師專業處置,不在此限。 

    產檢補助如何申請?

    準爸爸媽媽們不需親自申請!由於政府提供的14次產檢本身就是免費的,因此產檢補助是由醫療院所或助產所請領。實際補助金額可參閱衛福部國健署之產檢項目與補助金額

    自費產檢項目

    除了健保給付的例行產檢外,還有許多懷孕自費檢查,包含唐氏症篩檢、產檢糖水檢測、高層次超音波…等等,以下為大家簡單介紹產檢自費項目有哪些:

    產檢:羊膜穿刺
    自費產檢項目 檢查方式 檢查週數 費用計算
    絨毛膜取樣 由超音波導引,從子宮頸或腹部將細長針刺入胎盤組織,採集少量絨毛作分析 10-12週 8000-10000元
    第一期唐氏症篩檢 非侵入性,以照超音波與抽血來測量胎兒頸部透明袋厚度 11-13週 2000-3000元
    子癲前症篩檢 抽血與超音波 11-14週 2000元左右
    第二期母血唐氏症篩檢 抽血 15-20週 2000-3000元
    羊膜穿刺 經由超音波導引,將細長針刺入母體肚皮與子宮壁抽取羊水,屬於侵入式檢查,有其風險 16-20週 8500-10000元
    高層次超音波 腹部超音波 20-24週 2000-5000元
    妊娠糖尿病篩檢 喝糖水後抽血檢查 24-28週 500元

    產檢常見問題

    什麼時候去第一次產檢?

    根據孕婦產檢加值手冊,建議於第八週時進行第一次產檢,評估胎兒數、胎兒心跳、胎兒大小測量、著床 位置及預產期。

    幾週要喝糖水?

    孕婦通常在懷孕第24至28週進行糖耐量測試,也就是俗稱的「喝糖水」,目的是為找出孕媽咪可能因胎兒過大而肩難產或胎死腹中的機率。這部分政府也是有補助的哦。

    產檢假一個月可以請幾次?

    根據台灣《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規定,孕婦在懷孕期間享有 7日產檢假。若公司可以請以小時為單位的產檢假,總小時不超過七天就可以!

    產檢超超音波幾次

    產檢中的超音波檢查次數會因孕婦的健康狀況和醫生的建議而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約需進行 3至5次主要超音波檢查。政府補助的14次產檢中會有3次產檢超音波。

    產檢是確保孕期母嬰健康的重要環節,透過定期檢查,孕媽咪不僅能追蹤胎兒的成長,還能及早發現並預防可能的風險。無論是健保補助的14次產檢,還是必要時的自費檢查,都是為了給寶寶和媽媽提供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