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突然變少怎麼辦?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經血量少

月經量突然變少怎麼辦?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經血量少

不少女生在生理期來潮時發現經血量太少,或者月經只來1~2天就結束了。究竟月經量突然變少算正常嗎?是不是得了什麼婦科疾病?本篇文章將會帶你了解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和治療方法。

月經量變少症狀

月經天數過長/過短和月經量變少/變多可能會讓人感到有點不安,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沒有一個固定標準。

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週期為 21-35天,每次約持續 4-7 天,每次的月經量大概在30毫升到140毫升之間。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月經量有非常大的變化,比如不到一小時就要換滿了的衛生棉,或者月經量越來越少突然變少到幾乎不需要換衛生棉,這可能是有些健康問題的信號哦。其實你也可以透過以下症狀來判斷自己的月經量是否有變少哦:

  • 總月經量少於30-140毫升
  • 月經期縮短:如果月經期通常持續4至5天,而現在減少到只有1至2天,這也可能是月經量變少的表現。
  • 月經頻率變化:月經間隔時間變長,例如周期延長到超過35天,也可以反映出月經量的減少。
  • 血塊減少或消失:在正常月經中,可能會有小的血塊,但在月經量減少時,這些血塊可能會變得很少或完全沒有。

這些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荷爾蒙失衡、生活方式因素、或其他健康狀況。

延伸閱讀:月經來拉肚子正常嗎?經期腹瀉怎麼辦?月經來想吐是懷孕?

月經量突然變少症狀: 總月經量少於30-140毫升 月經期縮短 月經頻率變化 血塊減少或消失

月經量突然變少原因

月經量突然變少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荷爾蒙失衡,特別是甲狀腺荷爾蒙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低下或過高)和高泌乳素血症都可能影響月經量。另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因荷爾蒙紊亂造成慢性不排卵,導致月經量時多時少。
  • 體重過輕或肥胖,都可能影響荷爾蒙水平,導致月經量少
  • 過度運動或體力消耗過大亦可能導致月經量減少。
  • 精神壓力大可以通過影響荷爾蒙釋放來改變月經週期。
  • 使用某些避孕方法如賀爾蒙避孕藥或宮內裝置(IUD),特別是含激素的IUD,可能導致月經量減少。
  • 青春期初期月經週期可能不規則且月經量可能較少。
  • 接近更年期的女性也會經歷月經量減少的現象,這是因為卵巢功能逐漸減退。
  • 除此之外,某些疾病也會導致月經量減少,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等。

如果發現自己的月經量突然變少,建議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早就醫檢查找出月經量少的原因並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月經突然量多有血塊怎麼辦?月經血塊很大塊需要就醫嗎?常見的5種狀況

延伸閱讀:經痛吃什麼?緩解經痛最有效的7種食物

中醫如何治療經血量少

氣血虛弱

你可以想像子宮像一杯水,如果杯子裡的水(血)不夠,月經就會變少。這可能是因為身體的氣血不足,像是先天貧血、營養不足、小產/產後調理不慎、消化系統問題或者是過度減重造成的。

如果你經常感到臉色蒼白、頭暈,大便偏軟或者經常覺得疲勞,可能就是氣血虛弱。除此之外,可能也會有月經延遲,經期容易腰痠、下腹痛,有些人可能還會滴滴答答超過一個禮拜。這情況下通常會需要用到補氣養血的中藥,比如當歸、芍藥、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熟地、川芎。

氣滯血瘀

血液循環不好可能是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或產後或流產後餘血未淨導致的氣滯血瘀。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覺得情緒波動大,心情煩躁、膚色暗沈、容易失眠,明顯的經前症候群、月經量少、顏色紫暗、帶有大小血塊、少腹刺痛。中醫會用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用的藥材可能包括柴胡、香附、薄荷、桃仁、紅花等。

寒凝胞宮

這是因為經血遇寒凝滯在子宮,導致血液流動不暢。千萬不要以為台灣夏天很熱就沒事,經前吃冰、喝冷飲、吃過多寒性的食物,或是經期淋雨、游泳、洗冷水澡,都很容易讓身體受寒。

這時候月經量會減少並延後,點滴難出,經血顏色較暗,下腹部冷痛,建議熱敷或喝熱飲比較好一些。中醫治療通常會用溫經散寒的方法,使用芍藥、桂枝、川芎、當歸、人參、生薑來調理身體。

痰濕阻滯

如果你的身體代謝不好,可能會有痰濕阻滯的問題,尤其是體重過重或喜歡吃甜食的人。月經不順暢、難排除體外,導致月經量變少、經血顏色較淡且濃稠、加上白帶多、胃悶脹、噁心嘔吐等症狀。中醫會透過蒼朮、香附、陳皮、茯苓等藥材,用健脾燥濕、開痰散結的方法來治療。

腎虛

腎虛通常是因為先天的體質問題,或者是過度勞累、更年期、多次流產造成的。如果你經常覺得腰膝酸軟、畏寒或夜尿多,經血量少、月經不規則這可能是腎虛的症狀。這時候需要使用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杜仲、當歸、女貞子等藥材來補腎益精喔。

延伸閱讀:月經來肚子痛怎麼舒緩?如何馬上舒緩經痛?你要知道的3大瑜伽姿勢,穴道、按摩部位

預防月經量變少

若想預防月經量變少或經期不適等狀況,你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 確保攝取足夠的鐵質、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幫助血紅素生成的重要營養素。多吃紅肉、豆類、綠葉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鐵質。
  • 避免體重過輕或過重,容易導致荷爾蒙失衡,影響到月經。
  • 做一些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保持荷爾蒙平衡,但不要過度運動可能會讓月經量減少。
  • 避免吸菸喝酒
  • 定期做健康檢查,特別是婦科檢查,可以幫助你及早發現可能影響月經的健康問題。
  • 選擇最適合你的避孕方法。

延伸閱讀: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月經量突然變少是大多女性常常遇到的問題。建議大家隨時觀察自己的月經,若覺得狀況較嚴重時請及時就醫治療唷。

月經來拉肚子正常嗎?經期腹瀉怎麼辦?月經來想吐是懷孕?恐怕得了這些嚴重疾病!

月經來拉肚子正常嗎?經期腹瀉怎麼辦?月經來想吐是懷孕?恐怕得了這些嚴重疾病!

大部分女性都知道,大姨媽來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症狀,包括:不斷流血、皮膚長痘痘、頭痛、噁心想吐、小腹悶脹、水腫等症狀。 其中有一些女性也會出現月經來拉肚子的問題,腹瀉程度因人而異。那究竟生理期拉肚子的原因為何?

為什麼月經來拉肚子?

女性月經來拉肚子大概有以下這四種原因:

月經來拉肚子原因

1. 前列腺素太多,激烈收縮

當月經來潮之前,子宮會產生大量的前列腺素以促使子宮收縮,以排除脫落的子宮內膜並止血。當分泌過多時,可能會引起強烈的子宮收縮,造成女性經痛的狀況。

此外,前列腺素不僅影響子宮,還會對腸胃道造成刺激,導致腸胃道平滑肌收縮,加速腸胃的蠕動。因此,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會感到腹脹、噁心、嘔吐和腹瀉等不適,但這些症狀在月經結束後通常會消失。

2. 黃體激素讓肚子好悶、胸部痛

在經期前的排卵階段,體內會產生黃體素,這有助於使子宮充血並增加內膜的厚度,為受孕做好準備。但這也可能導致腸胃蠕動減慢,從而引起便秘和腸胃不適,甚至可能有噁心的感覺。

另外,黃體素還會促使乳腺發育,因此在經期前,女性可能會感到胸部脹痛。當月經開始時,隨著黃體素的減少,前列腺素開始刺激子宮和腸道蠕動,容易造成月經來拉肚子

延伸閱讀:經痛吃什麼?緩解經痛最有效的7種食物

3. 寒性體質+氣血不足

對體質較弱、偏向寒冷、手腳經常感到冰涼的女性,由於氣血不足,腸胃本身就會比較敏感。在月經期間受到前列腺素的影響,女性更容易出現月經來拉肚子的情況。建議在這段時間內特別注意保暖,並嘗試攝取一些有助於補充氣血和強化脾胃的食品,例如紅棗、桂圓、香菇和四神湯

不過,不僅是寒性體質的女性,所有女性在經期都應該特別注意飲食。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寒性的水果或喝冷飲,因為這些都有可能讓你的身體受涼。同時,也應該避免刺激消化系統的食物,如蛋奶豆製品、含有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以及油炸或辛辣的食物。

4. 子宮內膜異位症

月經來拉肚子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最常見的症狀除了經期腹瀉,還包括:

  • 經痛且疼痛的天數增長。
  • 性交疼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至骨盆腔底部子宮直腸凹陷處,這會造成性交時疼痛,原因在於陰道深處的撞擊疼痛。
  • 避孕卻也沒懷孕:根據統計,不孕症婦女中,有1/3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妳發現自己一整年沒有避孕卻也難以懷孕,就得做不孕症的檢查了。
  • 排尿困難:少數人會有尿急、尿頻,或是排尿疼痛。
  • 身體疼痛:有人會在平日運動時、站立時、或是走路時會有特定的疼痛感。
  • 排卵痛:排卵期會有下腹部或骨盆處的疼痛感,可以是幾小時甚至到幾天。

子宮內膜異位子症若長期忽視可能導致腸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能還會造成不孕,建議女孩們每年要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唷!

月經來想吐是懷孕?

經前症候群與懷孕初期的症狀有許多相同的表現,包括乳房脹痛、頭暈、頭痛、嗜睡和疲倦、腹部脹脹、分泌物增加、情緒不穩和失眠等。這些相似的症狀容易讓女性難以確定到底是懷孕初期的徵兆,還是經前症候群所致。

不過經前症候群通常不會引起噁心和嘔吐,而懷孕初期很容易出現噁心和嘔吐的情況。然而,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如此,仍有極少數人發生經前症候群的時候感到噁心,想吐的症狀。

月經來就會想吐的原因是什麼?其實是體內黃體素所造成的。在經期前的排卵期,身體會開始分泌黃體素,這種荷爾蒙會讓子宮充血並增厚內膜。同時黃體素也會減緩腸胃蠕動,導致便秘和腸胃不適,甚至引發想吐的感覺。

延伸閱讀: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月經提早來?月經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月經來拉肚子、想吐怎麼辦?

月經來拉肚子怎麼辦?

1. 飲食調整

  • 保持飲食健康: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腸胃的食物,如油膩、辛辣或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增加攝取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和全穀類,可以幫助緩解腹瀉。
  • 喝足夠的水:腹瀉可能會導致脫水,所以確保喝足夠的水是很重要的。
  • 避免乳製品:一些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對乳製品變得敏感,這可能會加劇腹瀉。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月經來拉肚子的情況,可以試著減少或避免乳製品的攝取。

2. 調整生活習慣

  • 使用熱水袋或暖暖包敷在腹部可以幫助緩解腹部痙攣和不適。
  • 確保充足的休息可以幫助身體恢復和緩解不適。
  • 避免壓力,嘗試放鬆和減少壓力,如適度運動、深呼吸或瑜伽等活動。

延伸閱讀:非經期下腹痛的14個原因,恐怕得了這些嚴重疾病!

3. 按摩「天樞穴」緩解月經來拉肚子

若腹瀉程度較輕微,其實是屬於正常現象,並不需要特別做醫療上的處理。不過妳也可以用食指按壓位於肚臍左右約3指寬的「天樞穴」(又稱止瀉穴)大約按摩10分鐘,就可以有效果。

4. 諮詢醫生

如果腹瀉持續、嚴重或伴隨其他症狀,建議諮詢醫生。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

5.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建議你每年都定期做健康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身體的異常狀況並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月經來喝什麼排乾淨?滴滴答答喝生化湯會有幫助嗎?

月經來拉肚子或想吐是許多女性常見的症狀。但即使症狀似乎輕微,也不應忽視身體可能發出的警告訊息。除了前述的建議外,請你也要持續關注自己的健康,並在需要時及時尋求醫生的建議和幫助。

非經期出血怎麼辦?是排卵期的症狀嗎?你必須知道的9種陰道出血狀況

非經期出血怎麼辦?是排卵期的症狀嗎?你必須知道的9種陰道出血狀況

很多女性認為非經期出血是排卵期所引起的症狀,不用過於擔心。但實際上,非經期異常出血是一個很重要的警訊,有可能是身體內一些疾病的前兆。該如何判斷非經期出血是不是排卵期出血?跟著天一愛團隊一起了解吧!

什麼是非經期出血

非經期出血是指女性在正常月經周期之外出現的陰道出血。這種出血可能是突然的、短暫的,也可能是持續的,並且可能伴隨著其他症狀,如腹痛或不適。

如果你在兩次正常月經之間經歷短暫、量少的陰道出血,這可能是排卵期出血,通常不是疾病的警示。這種出血不是每個月都會發生,也不是每個女性都會經歷。

然而,如果你在非月經期和非排卵期出現陰道出血,且不是性行為後的結果,那麼這可能是身體某種異常狀況的警告信號,建議儘快就醫以確定原因。特別是在停經後出現陰道出血,這可能是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跡象,需要特別留意並及時就醫。

非經期出血的9種狀況

非經期出血的9種狀況

1. 排卵期出血

如果非經期出血出現在經前14天左右,並且出血量較少、持續1到3天,這很有可能是常見的「排卵期出血」。

女性月經週期主要包括四個階段:濾泡期、排卵期、黃體期和月經期。在排卵期間,如果卵子受精的話,就會移動到子宮並著床,發展成胚胎。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宮內膜會開始脫落,導致月經來潮。

在排卵期,女性可能會經歷多種症狀,包括:

  • 乳房敏感脹痛
  • 性慾高漲:在排卵期間,荷爾蒙的變化促使性慾上升。
  • 體溫在此期間會先下降後升高,直到黃體期結束。
  • 排卵期的陰道黏液會變得稀薄,以便讓精子能更容易地通過,提高受孕機會,但此時受病菌感染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
  • 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像生雞蛋的蛋白一樣黏稠,通常會持續 2~3 天。
  • 排卵痛: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時,單側下腹會輕微疼痛,
  • 排卵期出血通常表現為少量的褐色分泌物或微量出血,這種非經期出血一般只會持續2到3天。

延伸閱讀:排卵痛怎麼辦?排卵痛症狀、原因和位置?5招舒緩排卵痛

2. 懷孕初期出血

懷孕初期出血的情況可能會讓許多婦女感到擔憂。這種出血通常不會像月經那樣持續一週或有大量的血流,而是更可能呈現為點狀或咖啡色的出血。一個常見的原因是胚胎在子宮內膜上著床時可能會引起輕微的出血。此外,黃體素不足也是非經期出血的一個可能因素。

在懷孕初期,如果體內的黃體素不足,可能會導致子宮內膜不穩定,從而引發少量的出血。幸運的是,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身體通常會自然分泌更多的黃體素以穩定子宮內膜,這樣的出血狀況有可能會逐漸改善。

3. 子宮外孕

子宮外孕是非經期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主要是因為受精卵在子宮以外的地方著床。由於胚胎著床的位置不正確,絨毛膜激素水平不足以促使卵巢產生足夠的黃體素。這導致子宮內膜變得不穩定,從而引發出血

這種非經期出血通常會表現為少量的咖啡色血液,或者是持續流出的深咖啡色血液。除了出血外,子宮外孕還會伴隨著腹痛和其他嚴重症狀,如肩膀痛或暈眩。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即就醫治療,因為子宮外孕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輸卵管破裂和內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

子宮外孕是非經期出血的常見原因

4. 流產

非經期出血有時確實可能是流產的一個警示。流產的症狀通常包含陰道出血,同時也會伴隨著其他症狀,如腹痛腰痛。出血可能會從輕微到嚴重不等,並可能會出現血塊。

延伸閱讀:懷孕初期流產徵兆有哪些?為什麼會自然流產?用這5招避免自然流產

5. 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是非經期出血的一個常見原因。內分泌系統負責調節體內多種激素的分泌,包括影響月經週期的雌激素和黃體素。當這些激素失衡時,可能會導致月經週期不規律,甚至在非經期出現出血。

內分泌失調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或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也可能是疾病所引起,如:子宮頸息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卵巢、子宮腫瘤或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等,進而導致出血。

6. 性行為後

有些女性在性行為後會發生出血狀況,這種非經期出血通常可能是由於性行為過程中過於劇烈的碰撞或陰道乾燥而導致的受傷。在這兩種情況下,陰道或子宮頸的敏感組織可能會受到損傷,從而引發非經期出血。

7. 感染

當陰道組織受到感染,可能會引發發炎和出血。這些感染通常包括酵母菌感染、骨盆腔發炎、子宮頸炎和陰道炎等。這些病症不僅可能導致非經期出血,還可能伴隨其他不適症狀,如分泌物變化、疼痛或灼熱感。

8. 藥物副作用(避孕藥、荷爾蒙藥物)

非經期出血可能與使用避孕藥或其他荷爾蒙製劑有關。特別是在剛開始使用這些藥物的前三個月內,或者在不規律地使用這些藥物時,出血的情況較為常見。這也包括使用子宮內投藥系統或長效狄波避孕針。

延伸閱讀:事前避孕藥QA:副作用有哪些?忘記吃怎麼辦?吃了可以不戴套?

這些藥物調節體內的荷爾蒙水平,但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荷爾蒙紊亂。這種紊亂會影響子宮內膜的狀態,進而引發出血。因此,非經期出血可能是荷爾蒙不平衡的一個警訊。

如果你正在使用避孕藥或其他荷爾蒙製劑,並且發生出血現象,建議你遵照醫師和藥師的指示服用藥物。如果出血持續或變得嚴重,請儘快就醫檢查。

藥物副作用也會導致非經期出血的狀況

9. 壓力凝血功能異常

凝血功能異常有可能也是非經期出血的其中一個原因。血小板異常、凝血和抗凝血功能障礙都可能影響血液的正常凝固過程,從而導致陰道出血。另外這種狀況還可能導致月經不止或經期延長等問題。這些都是嚴重健康問題的警示,例如凝血疾病或其他血液相關的狀況。

延伸閱讀:非經期下腹痛的14個原因,恐怕得了這些嚴重疾病!

非經期出血怎麼辦?

如果遇到非經期出血的情況,首先要做的是確定是否在排卵期或是否可能懷孕。如果確認懷孕且出血持續,則可能存在流產或子宮外孕的風險,應立即就醫。

如果確定非經期出血不是因為排卵或懷孕,那麼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如內分泌失調、性行為後的碰撞或感染等。特別是如果出血持續時間長、出血量多或伴有嚴重腹痛,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非經期出血的有效方式。這包括不吸煙、避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控制體重和減少生活中的壓力,以降低內分泌失調的風險。

非經期出血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健康警訊。雖然有時它可能只是排卵或懷孕的自然現象,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可能是更嚴重健康問題的前兆。請記住,早期發現和治療總是比後悔莫及要好。

經痛吃什麼?緩解經痛最有效的7種食物

經痛吃什麼?緩解經痛最有效的7種食物

研究指出,大約90%的女生曾有經痛的經驗。 那為什麼這90%的女生要經歷這麼痛苦的症狀? 又如何才能有辦法緩解經痛?經痛要吃什麼, 可以做什麼來舒緩疼痛?本篇文章將會一次幫你解答。

經痛原因

女性經痛的成因主要可劃分為兩大類:原發性和續發性。

  • 原發性經痛:當女性接近月經期間,體內的前列腺素分泌增加,達到高峰。這種物質會使子宮內膜的血管劇烈收縮,進而導致子宮內膜脫落,產生疼痛感。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反應,透過一些方法可以得到緩解或預防。
  • 續發性經痛:這類經痛是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起的,如骨盆腔炎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病變或子宮息肉等。由這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往往比原發性經痛更為劇烈,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

延伸閱讀:非經期下腹痛的14個原因,恐怕得了這些嚴重疾病!

延伸閱讀:月經沒來小腹變大?肚子悶痛月經沒來?解答月經沒來的常見問題

經痛原因:原發性經痛、續發性經痛

舒緩經痛吃什麼?

很多女生月經來潮時都不知道經痛吃什麼?怎麼樣才能緩解月經來時的疼痛和困擾。以下是8種舒緩經痛的食物,讓你輕鬆解決這個問題。

1. 熱食

溫熱飲品:

不管妳是受到氣滯血瘀還是氣血虛的困擾,當經痛來襲時,溫熱飲品都會是妳的好朋友。像是熟悉的熱湯、湯麵、火鍋、熱茶甚至只是一杯熱水,都能為經痛中的妳帶來身心的舒緩。

屬溫熱的食物:

黑糖薑茶、熱可可都可以減少經期的不適和疼痛。如果腹部感到不適,可以吃含有薑的食物以溫暖子宮。適合的食物有魚肉薑湯、川燙青菜拌薑絲和薑茶.

2. 巧克力

女性經痛吃什麼?可以吃巧克力,特別是黑巧克力可以幫助緩解經痛,原因是因為:

  • 巧克力含鎂:黑巧克力是鎂的良好來源。鎂可以幫助放鬆肌肉,減少子宮的痙攣,從而緩解疼痛
  • 提升心情:巧克力含有多種化合物,如酚胺基酸和可可鹼,這些化合物可以促使大腦釋放內啡肽,一種自然的止痛劑,並提高心情。這對於許多女性在月經期間可能會感到的情緒低落或焦慮是有益的。
  • 同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壓力和提供能量。

延伸閱讀:經痛喝什麼?醫師分享1~5級經痛怎麼喝!解惑月經來可以喝酒嗎?

經痛吃什麼

3. 堅果和種子

堅果和種子中的營養成分可以幫助減少炎症、放鬆肌肉、穩定情緒和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經痛。堅果和種子的成分包含:

  • 富含Omega-3脂肪酸:堅果和種子,特別是核桃和亞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效果,可以幫助減少子宮的痙攣和疼痛。
  • 鎂的來源:堅果和種子,如杏仁,是鎂的豐富來源幫助放鬆肌肉,減少經痛。
  • 維生素E: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效果,可以幫助減少經痛。
  • 穩定血糖:堅果含有健康的脂肪和蛋白質,可以幫助穩定血糖,減少情緒波動,這對於經痛時的情緒管理非常有幫助。

4. 深綠色蔬菜

深綠色蔬菜中的營養成分包含:鎂、維生素B、抗氧化劑、鈣質、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減少經痛的嚴重性和持續時間經痛吃什麼蔬菜:菠菜、芥蘭、花椰菜、等等都有助於緩解經痛的症狀。

    5. 漢方調理

    大家都知道,漢方草藥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好處。有人會問說:經痛吃什麼?可以吃中藥嗎?對於常常經痛的女性,建議可以增加益母草、紅花、當歸或生化湯等中藥茶的攝取

    6. 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維生素B6和纖維, 幫助平衡體內的電解質,減少水腫和肌肉緊張、腹部脹氣,穩定情緒並減少經前症狀, 同時也幫助身體應對經痛帶來的疲憊感。因此,當經痛來襲時,吃香蕉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緩解經痛方法。

    7. 小魚乾

    經痛到底要吃什麼? 可以吃小魚乾嗎?其實小魚乾也是舒緩經痛的其中一種食物, 因為小魚乾的營養成分含有Omega-3脂肪酸, 有抗炎效果, 幫助減少子宮的的痙攣和疼痛。另外,小魚乾裡面的鈣質、鐵質和維生素D也可以幫助補充血量,減少肌肉痙攣,進而緩解經痛。

    總之,小魚乾中的營養成分不僅可以直接緩解經痛,還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減少月經帶來的不適。因此,當經痛時,增加小魚乾的攝取是一個有效的選擇。

    延伸閱讀:月經來喝什麼排乾淨?滴滴答答喝生化湯會有幫助嗎?

    延伸閱讀: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月經提早來?月經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經痛不可以吃什麼?

    女性除了對經痛可以吃什麼來舒緩有點疑惑,同時也很想知道經痛不可以吃什麼,避免更加疼痛和不適感。以下是5種食物建議你在月經來潮時千萬不要吃。

    經痛不可以吃什麼?

    1. 生冷食物

    經期間,保持身體溫暖有助於經血的順利排出。食用冰品、冰飲或生魚片等寒性食物可能會使腹腔血管收縮,導致經血排放不順,進而加劇經痛。

    2. 刺激性食物

    由於經期女性的腸胃功能可能會減弱,食用辣椒、芥末、酸菜等辛辣或刺激性強的食物可能會加劇腸胃不適和經痛。

    3. 高糖、高鹽、高油脂食物

    這些食物可能會加劇腸胃的不適和情緒的憂鬱。此外,它們還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的風險。

    4. 咖啡因和酒精

    過多的咖啡因攝取可能會引起腹脹、消化問題和失眠,使情緒更加憂鬱。酒精則可能導致脫水、頭痛和嘔吐,使經痛加劇。

    5. 乳酪類

    研究指出,頻繁食用乳酪的女性更容易出現經痛。這可能是因為乳酪會干擾鎂的吸收,而鎂具有放鬆子宮平滑肌、減緩子宮收縮的效果。

    延伸閱讀:月經量突然變少怎麼辦?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經血量少

    舒緩經痛姿勢,穴道一次看

    經痛吃什麼很重要,但如果可以同時進行按摩和做瑜珈, 那舒緩經痛會更有效。

    舒緩經痛的三大瑜珈姿勢

    姿勢

    說明

    嬰兒式

    需要跪坐在地上,把上半身向前彎曲,手臂向前伸展,並保持呼吸5個週期。這個姿勢可以舒緩經痛,並釋放腰部的壓力和不適感。

    仰臥扭轉式

    先平躺在瑜珈墊上,雙手呈大字形放在兩側,雙腳並攏屈膝,向右側轉身,讓膝蓋貼近地板,同時將頭部轉向左側,保持5個呼吸後換另一側,放鬆身體神經系統,有效緩解經痛。

    蛇式

    首先讓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放置在胸部兩側做好準備。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同時身體向後彎曲,抬頭挺胸夾緊背部並且不要聳肩。每次維持5組呼吸的時間,每次做3組。助於減輕月經引起的腰部痠痛感,舒緩臀部和骨盆位置的肌肉。

    舒緩經痛的6個穴位

    舒緩經痛穴位:三陰交、合谷、八髎穴、太陽穴、翳風穴、腎俞穴

    經痛的確是許多女性都會遇到的問題,但透過正確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不適。本篇文章除了幫你回答經痛吃什麼, 另外還提供一些舒緩經痛的方法,像是做瑜珈、穴道按摩、熱敷、深呼吸等。最後,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夠擁有一個健康、舒適的月經期,並且珍惜和照顧自己的身體。

    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月經延遲是年輕女生常見的問題,偶爾一兩次無所謂,但是太常發生,超過45天以上還沒來月經,就要小心身體狀況。正常月經週期應該是21~42天來一次,無論長短,只要是規律來經,一年約有10~14次月經,都屬正常範圍。但是月經過久沒來,或者說來的時候量少、腹痛,就有可能是「體寒」。那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催經食物有哪些?跟天一愛一起了解吧!

    月經遲來的8種原因

    月經遲遲不來,不知道是最近壓力大,還是其實自己已經懷孕了?月經遲來通常由以下8種原因造成。

    1. 壓力和情緒因素

    身體若感受到壓力大或情緒不穩定時,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平衡,導致月經週期的改變

    2. 體重變化

    體重的急劇變化會影響身體產生荷爾蒙的能力,尤其是影響與月經週期相關的荷爾蒙。過輕可能導致荷爾蒙分泌不足,而過重則可能導致荷爾蒙過多,兩者都可能導致月經不順或月經遲來。

    3. 運動強度

    高強度運動可能對身體造成壓力,導致荷爾蒙失衡。特別是對於專業運動員或進行高強度訓練的人來說,這種壓力可能會導致月經不規律甚至停止

    4. 荷爾蒙失衡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會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間的不平衡,這可能導致排卵不規則或不排卵,從而影響月經週期。

    5. 避孕方法

    避孕藥通常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荷爾蒙可以改變自然的月經週期。有些避孕藥甚至設計用來減少月經的頻率。其他避孕方法,如宮內裝置(IUD),也可能影響月經流量和週期。

    6. 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的變化,如睡眠模式的改變、飲食習慣的調整或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變化,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壓力,影響荷爾蒙平衡,從而導致月經週期的改變。

    7. 生理變化

    懷孕、青春期和更年期前期是女性荷爾蒙自然波動的時期,這些波動可能導致月經遲來或停止。

    8. 疾病或醫療狀況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生殖系統疾病可能影響月經週期的規律性。這些疾病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出血,從而影響月經週期

    延伸閱讀:月經沒來?月經提早來?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月經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盤點催經食物

    除了催經藥有其他方法?盤點規律經期食物配圖

    Photo by Anna Tarazevich from Pexels

    雖然說看西醫吃「催經藥」是可以來月經的,但是畢竟是西藥,是以干擾荷爾蒙的方式來催經,女生總是會有點憂慮。那麼有沒有食物可以幫忙規律月經的呢?有的,可以先了解體質,借助食物和草藥來調整身體,讓身體在最佳狀況下來月經,豈不是很好?

    總的來說,排除懷孕的理由之外,月經遲遲不來可以分以下兩類:月經延遲的身體虛寒和月經前後不定期的氣血瘀滯。

    月經不準時情況一:身體虛寒導致

    若妳的月經超過42天才來,或是更久,就屬月經延遲。月經延遲的人容易怕冷,不僅手腳冰冷,身體也容易感到虛,喜歡喝熱湯熱茶。月經來前,容易疲倦、水腫,月經來時可能腹痛、量少、經血色暗,或者頭痛、腹瀉等。

    延伸閱讀:月經量突然變少怎麼辦?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經血量少

    催經食物:可多吃薑、蒜,避免生食如沙拉、生魚片

    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寒涼,少吃生食、沙拉、生魚片、水果。蔬菜建議要熱炒或川燙,可以多加薑、蒜等調味使之變暖。若月經遲遲不來不舒服,可以喝肉桂紅茶、龍眼紅棗薑茶、或者薑茶加些許黑糖。可以在經前喝生化湯、四物湯等補氣柔血的中藥,讓月經來時更順暢。

    延伸閱讀:月經來滴滴答答,吃什麼排比較乾淨?生化湯會有幫助嗎?

    催經食物

    月經不準時情況二:氣血瘀滯導致月經前後不定期

    若妳的月經一下子28天、一下子45天、一下子21天就來,就屬於月經前後不定期。
    月經前後不定的人屬氣血瘀滯的體質,腳手冰冷、身體容易痠痛、怕熱怕冷,常常煩躁不耐和急性子。月經之前容易胸部脹痛,月經來時容易經痛、血色暗紅、血塊多。

    催經食物:多吃紅棗、枸杞,避免瓜果、冰飲

    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寒涼,瓜果類都不要吃,冰飲更是不適合。平日要多喝溫水、丹參紅棗茶、當歸龍眼枸杞茶等。體瘀的人要增加氣血循環,像是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或者常常泡熱水澡等,讓自己體質不再瘀滯。也可以定期在經前喝生化湯來淨化、桃紅四物湯、養氣四物飲等化瘀生新的中藥,讓月經更規律。

    延伸閱讀:月經突然量多有血塊怎麼辦?需要就醫嗎?認識常見的 5種狀況

    讓月經快來的運動

    想要讓月經快一點來,其實運動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運動可以提高血液循環,特別是在腹部和盆腔區域,助於平衡荷爾蒙,月經周期會變得更規律。讓月經快來的運動包括瑜伽、慢跑、或者快步走,這些運動不僅能幫助調節月經,還能減少經前症候群的一些不適,比如腹痛或情緒波動等。

    此外,中醫裡面的穴道按摩對催經也很有幫助喔。透過按摩或按壓特定的穴位,比如膝眼下的「三陰交穴」或足底的「太溪穴」,可以幫助調整月經周期。大家也可以泡熱水澡或熱敷肚子來提升血液循環,達到暖宮的效果。

    月經遲來有時候真的讓人擔心,除了常見的運動、穴位按摩或者催經食物之外,了解自己的身體節奏也很重要。不過,如果月經遲到超過45天,或者身體有其他異常狀況時,還是建議你儘快就醫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哦。

    作者介紹

    現代醫女杜丞蕓/美國執業中醫師

    台大/美國雙碩士,<女人專屬>、<全時美人>、<逆齡食養>等養生書醫師作家。杜醫師專精婦、內、兒科,融會貫通各國自然醫學、身心靈療法,以現代觀點來詮釋中醫/藥膳/食療/經絡/瑜伽。期望女人都能以最天然無毒的保養方式,讓自己更美麗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