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月經延遲是年輕女生常見的問題,偶爾一兩次無所謂,但是太常發生,超過45天以上還沒來月經,就要小心身體狀況。正常月經週期應該是21~42天來一次,無論長短,只要是規律來經,一年約有10~14次月經,都屬正常範圍。但是月經過久沒來,或者說來的時候量少、腹痛,就有可能是「體寒」。那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催經食物有哪些?跟天一愛一起了解吧!

月經遲來的8種原因

月經遲遲不來,不知道是最近壓力大,還是其實自己已經懷孕了?月經遲來通常由以下8種原因造成。

1. 壓力和情緒因素

身體若感受到壓力大或情緒不穩定時,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平衡,導致月經週期的改變

2. 體重變化

體重的急劇變化會影響身體產生荷爾蒙的能力,尤其是影響與月經週期相關的荷爾蒙。過輕可能導致荷爾蒙分泌不足,而過重則可能導致荷爾蒙過多,兩者都可能導致月經不順或月經遲來。

3. 運動強度

高強度運動可能對身體造成壓力,導致荷爾蒙失衡。特別是對於專業運動員或進行高強度訓練的人來說,這種壓力可能會導致月經不規律甚至停止

4. 荷爾蒙失衡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會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之間的不平衡,這可能導致排卵不規則或不排卵,從而影響月經週期。

5. 避孕方法

避孕藥通常包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這些荷爾蒙可以改變自然的月經週期。有些避孕藥甚至設計用來減少月經的頻率。其他避孕方法,如宮內裝置(IUD),也可能影響月經流量和週期。

6. 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的變化,如睡眠模式的改變、飲食習慣的調整或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變化,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壓力,影響荷爾蒙平衡,從而導致月經週期的改變。

7. 生理變化

懷孕、青春期和更年期前期是女性荷爾蒙自然波動的時期,這些波動可能導致月經遲來或停止。

8. 疾病或醫療狀況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生殖系統疾病可能影響月經週期的規律性。這些疾病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出血,從而影響月經週期

延伸閱讀:月經沒來?月經提早來?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月經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盤點催經食物

除了催經藥有其他方法?盤點規律經期食物配圖

Photo by Anna Tarazevich from Pexels

雖然說看西醫吃「催經藥」是可以來月經的,但是畢竟是西藥,是以干擾荷爾蒙的方式來催經,女生總是會有點憂慮。那麼有沒有食物可以幫忙規律月經的呢?有的,可以先了解體質,借助食物和草藥來調整身體,讓身體在最佳狀況下來月經,豈不是很好?

總的來說,排除懷孕的理由之外,月經遲遲不來可以分以下兩類:月經延遲的身體虛寒和月經前後不定期的氣血瘀滯。

月經不準時情況一:身體虛寒導致

若妳的月經超過42天才來,或是更久,就屬月經延遲。月經延遲的人容易怕冷,不僅手腳冰冷,身體也容易感到虛,喜歡喝熱湯熱茶。月經來前,容易疲倦、水腫,月經來時可能腹痛、量少、經血色暗,或者頭痛、腹瀉等。

延伸閱讀:月經量突然變少怎麼辦?月經量少的7個主要原因,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經血量少

催經食物:可多吃薑、蒜,避免生食如沙拉、生魚片

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寒涼,少吃生食、沙拉、生魚片、水果。蔬菜建議要熱炒或川燙,可以多加薑、蒜等調味使之變暖。若月經遲遲不來不舒服,可以喝肉桂紅茶、龍眼紅棗薑茶、或者薑茶加些許黑糖。可以在經前喝生化湯、四物湯等補氣柔血的中藥,讓月經來時更順暢。

延伸閱讀:月經來滴滴答答,吃什麼排比較乾淨?生化湯會有幫助嗎?

催經食物

月經不準時情況二:氣血瘀滯導致月經前後不定期

若妳的月經一下子28天、一下子45天、一下子21天就來,就屬於月經前後不定期。
月經前後不定的人屬氣血瘀滯的體質,腳手冰冷、身體容易痠痛、怕熱怕冷,常常煩躁不耐和急性子。月經之前容易胸部脹痛,月經來時容易經痛、血色暗紅、血塊多。

催經食物:多吃紅棗、枸杞,避免瓜果、冰飲

飲食上要注意避免生冷寒涼,瓜果類都不要吃,冰飲更是不適合。平日要多喝溫水、丹參紅棗茶、當歸龍眼枸杞茶等。體瘀的人要增加氣血循環,像是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或者常常泡熱水澡等,讓自己體質不再瘀滯。也可以定期在經前喝生化湯來淨化、桃紅四物湯、養氣四物飲等化瘀生新的中藥,讓月經更規律。

延伸閱讀:月經突然量多有血塊怎麼辦?需要就醫嗎?認識常見的 5種狀況

讓月經快來的運動

想要讓月經快一點來,其實運動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運動可以提高血液循環,特別是在腹部和盆腔區域,助於平衡荷爾蒙,月經周期會變得更規律。讓月經快來的運動包括瑜伽、慢跑、或者快步走,這些運動不僅能幫助調節月經,還能減少經前症候群的一些不適,比如腹痛或情緒波動等。

此外,中醫裡面的穴道按摩對催經也很有幫助喔。透過按摩或按壓特定的穴位,比如膝眼下的「三陰交穴」或足底的「太溪穴」,可以幫助調整月經周期。大家也可以泡熱水澡或熱敷肚子來提升血液循環,達到暖宮的效果。

月經遲來有時候真的讓人擔心,除了常見的運動、穴位按摩或者催經食物之外,了解自己的身體節奏也很重要。不過,如果月經遲到超過45天,或者身體有其他異常狀況時,還是建議你儘快就醫檢查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哦。

作者介紹

現代醫女杜丞蕓/美國執業中醫師

台大/美國雙碩士,<女人專屬>、<全時美人>、<逆齡食養>等養生書醫師作家。杜醫師專精婦、內、兒科,融會貫通各國自然醫學、身心靈療法,以現代觀點來詮釋中醫/藥膳/食療/經絡/瑜伽。期望女人都能以最天然無毒的保養方式,讓自己更美麗不老。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正常嗎?月經提早來?經期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正常嗎?月經提早來?經期不順QA,判斷是否該看醫生

 月經是女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從初經開始就會陪伴我們到中年,然後慢慢進入更年期結束,等於有大半輩子的時間都需要與之共處。但你真的了解你的月經週期嗎?知道什麼樣的月經流量、月經頻率是正常的嗎?月經一個月來兩次需要看醫生嗎月經提早一個禮拜是懷孕?本篇將一次解答所有關於經期不順的 Q&A,讓你再也不必擔心月經提早來、晚來或是不來時該如何是好。

月經週期怎麼算?

想要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就得先了解月經週期該怎麼算。月經週期指的是從月經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時的前一天,一般正常的月經週期為 21-35天,每次約持續 4-7 天

如果發現自己的月經週期不規則、相隔的天數太少或太多,都需要進一步至婦產科檢查,因為雖然在臨床上的確有「併月」、「季經」或「避年」(註1)的月經情形,但月經週期異常經常與其他婦科疾病相關,最好還是請教專業醫師診斷比較準確。 

註1:月經名詞解釋

  • 併月:兩個月來一次月經。
  • 季經:三個月來一次,又稱「居經」。
  • 避年:通常是指一年才會有一次月經。

延伸閱讀:怎樣才是正常的月經週期?我是不是月經不順啊?

為何經期不順?

經期不順,月經失調的原因因人而異,但通常由以下原因造成:

  1. 荷爾蒙失調
  2. 子宮肌瘤
  3. 甲狀腺異常
  4. 肝功能異常
  5. 凝血障礙
  6. 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度節食、過度運動、生活方式不規律
  7. 精神壓力,情緒不穩定

這些因素都可能對月經週期產生影響,導致月經不規則或其他月經問題。

    月經週期指的是從月經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時的前一天配圖:計算月經

    月經提早來該怎麼辦?

    如同上述所說,正常女性的月經週期平均在 21-35 天,如果兩次月經間的天數少於 21 天,屬於異常現象*。為什麼月經會提早來?原因有很多:

    • 可能是壓力太大、飲食作息不正常而導致內分泌失調,使得黃體素分泌不足,造成子宮內膜停止增厚、開始剝落,就會形成月經。
    • 可能是因為卵巢功能異常、黃體機能不全和不排卵性出血等病理性原因。
    • 可能是使用其他藥物的影響:例如避孕藥或者其他荷爾蒙治療藥物,甚至是某些精神科藥物等,都可能影響月經周期。

    許多人問:「月經提早一個禮拜是懷孕嗎?」其實不一定。上述的3個原因都有可能讓月經週期錯亂。如果懷疑自己是否懷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驗孕了。

    當發現月經來的頻率過於頻繁,且已經維持一段時間,建議就醫做更進一步檢查,釐清成因到底為何,提早檢測出潛藏的婦科疾病。

    *有些更年期的婦女在快停經前夕時,月經週期和流量可能會有些許的變化是正常的,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正值更年期停經,可以到醫院透過檢驗血液荷爾蒙濃度來確認。

    延伸閱讀:催經食物有哪些?月經沒來怎麼讓他來?中醫盤點讓月經乖乖來的食物與運動

    月經遲來會怎麼樣嗎?

    規律的月經週期是重要的「婦科健康」指標,週期過短、過長都不好。月經延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受到壓力,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和疾病有關,以下列出可能原因:

    1. 壓力、情緒影響
    2. 卵巢早衰
    3.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4. 巧克力囊腫
    5. 子宮內膜異位症
    6. 甲狀腺功能異常
    7. 糖尿病等

    除了可能會影響日後懷孕之外,還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等症狀,是個不容小覷的問題。

    因此平時最好養成紀錄經期的習慣,才能夠更容易察覺延遲的情形。當發現自己的經期晚來時,可以先想想最近的飲食作息是否正常、有沒有懷孕的可能,就醫時能幫助醫師更快找出原因!

    月經常常延遲會怎麼樣嗎?配圖

    月經許久不來需要就醫嗎?

    月經不來最直接令人聯想到「懷孕」,在發現月經未準時報到後,可以先自行驗孕,確定是否為懷孕所致。若檢驗結果為有孕,可進一步至婦產科雙重確認,並且開始例行產檢。

    如果發現未懷孕且月經遲來超過三個月,則更需要就醫檢查,透過腹部超音波、陰道超音波等精密儀器,了解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等。假如子宮內膜不斷增生卻不脫落,非常有可能導致病變,成為子宮內膜癌,要特別當心!

    一個月來兩次月經算正常嗎?

    正常來說,月經都是一個月來一次,但當你發現明明月經才剛走沒不久,過陣子後又來了就需要注意!月經一個月來兩次可能是像上述提到的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週期過短」,也有可能是「將不正常出血誤認成月經」,或是其實是因為子宮外孕、自然流產等不正常懷孕情形才讓子宮異常出血。

    在發現月經次數不正常時,會建議先驗孕,排除是否是懷孕所引起的出血。如果確認未懷孕的話,少量或點狀咖啡色出血通常為內分泌失調所引起,但如果月經一個月來兩次且出血情況較多、伴隨著下腹部疼痛,甚至出血時間長達一週以上,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以免延誤治療。

    月經來拉肚子,想吐怎麼辦?

    月經來拉肚子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前列腺素過多引起強烈的子宮收縮,有可能是寒性體質,氣血不足導致腸胃過度敏感,… 

    月經期間出現腹瀉和噁心的情況,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緩解:

    • 飲食調整:避免油膩、辛辣或含咖啡因的食物,這些可能刺激腸胃。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取,如蔬菜和全穀類,有助於緩解腹瀉。同時,確保喝足夠的水以預防脫水。
    • 生活習慣調整:使用熱水袋或暖暖包敷在腹部,有助於緩解腹部痙攣和不適。確保充足的休息,並嘗試進行放鬆活動,如輕度運動、深呼吸或瑜伽,以減輕壓力。
    • 穴位按摩:輕微腹瀉時,可以嘗試按摩「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右約3指寬處),持續約10分鐘的按摩可有助於緩解。
    • 如果腹瀉持續或嚴重,或伴有其他症狀,應及時諮詢醫生,可能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

    更詳細資訊請詳讀:月經來拉肚子正常嗎?經期腹瀉怎麼辦?月經來想吐是懷孕?

    平時最好養成紀錄經期的習慣,才能夠更容易察覺延遲的情形。

    怎麼判斷月經量多寡?

    正常女性一次的月經量為 50 毫升左右,低於 5-10 毫升代表月經量過少,而高於 80 毫升為月經量過多,容易出現大出血引發休克。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從更換衛生棉的頻率和上頭的經血量來衡量,倘若每個小時就需要換好幾片衛生棉,或是平均一小時衛生棉就會完全濕透,那可能就代表經血量過多,需要就醫檢查。因為經血量過多、經血中出現血塊以及嚴重經痛,都有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徵兆!

    月經多久沒來要看醫生?配圖

    圖片來源:Pexels@MART PRODUCTION

    月經多久沒來要看醫生?

    簡單來說,只要月經週期不規則,無論早來、晚來還是不來,以及月經頻率、流量不正常,都建議找時間到醫院檢查看看。畢竟月經不僅是直接影響到「生育功能」,還牽涉到很多生理機制的運作,是個龐大且複雜的系統。

    即使網路上的知識有助於我們初步了解可能的情況,當發覺不正常次數過多或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最好還是就醫檢查。藉由醫師的問診、評估與儀器檢測,來有效釐清月經異常的原因,也能了解到自己是否有家族病史、目前服用的藥物習慣有無影響到賀爾蒙運作,更重要的是,有機會及早發現潛藏的婦科疾病,儘速治療!

    更年期月經一個月來兩次?

    有些更年期的婦女在快停經前夕時,月經週期和流量可能會有些許的變化是正常的,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正值更年期停經,可以到醫院透過檢驗血液荷爾蒙濃度來確認。

    延伸閱讀:更年期月經有哪些前兆?需要調理嗎?更年期要吃什麼?

    平時經期保健:規律作息&做好經期調理

    月經就像是一個「徵兆」,讓我們有機會透過身體的反應去觀察目前的健康狀況,千萬不要覺得月經事小,而輕忽了月經失調可能造成的後果。

    平時除了盡量維持正常的飲食與作息、適時放鬆身心壓力外,也必須養成長期紀錄自己的月經情形、做好經期調理保養。一旦遇到月經異常像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月經提早來,千萬別吝嗇就醫,臨床上有非常多患者原先都以為只是單純經期不順,檢查後才發現出現婦科危機喔!

    醫師介紹

    洪芝晨|婦產科醫師

    現任
    臺北市中心綜合醫院 婦產科主治醫師
    臺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性好門診』婦產科主治醫師
    海亞大健康管理診所院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主治專科
    婦科(Gynecology)、私密處美學整形手術(Cosmetic gynecology surgery)、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月經來肚子痛怎麼舒緩?如何馬上舒緩經痛?你要知道的3大瑜伽姿勢,穴道、按摩部位

    月經來肚子痛怎麼舒緩?如何馬上舒緩經痛?你要知道的3大瑜伽姿勢,穴道、按摩部位


    「月經快來就已經腰酸,月經一來還肚子痛,每個月總有一個禮拜在不舒服!」姐妹們每個月遇到這些困擾都怎麼解決呢?其實緩解經痛很簡單,只要健康飲食、搭配漢方調理、適當的運動就不會那麼不舒服了。本篇將介紹馬上舒緩經痛的三大瑜伽姿勢、穴道和按摩部位,讓你經期不再煩惱!

    女生經痛原因

    經痛是女性生理現象中的一環,但其實也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暗示著嚴重的婦科疾病。然而,很多女生往往忽略這個警訊,選擇忍耐,認為經痛只是每個月短暫的痛苦。事實上,經痛可分為兩種類型:

    1. 原發性經痛:源於體質,子宮內膜分泌前列腺素引起疼痛
    2. 續發性經痛:與婦女疾病有關,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和骨盆腔發炎等。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引發續發性經痛的機率會增加。

    經期腰酸、頭痛樣樣來:經前症候群

    女孩的經痛有好幾種,不是只有肚子痛。最常見的是月經來時的下腹痛,微痛、悶痛、脹痛、痙攣痛、刺痛,各種痛法都有。再來是頭痛,許多女生會在月經前就開始頭痛,頭兩側太陽穴痛、頭頂空痛、昏沈頭暈都有,這種頭痛常常會1~2天才會解除。不少的女生也會抱怨月經來時有腰酸的不適,覺得腰無力、酸沈、無法像平常一樣靈活走動。

    經前症候群月經前一週開始,到月經完整結束,約有12_14天期間配圖:女孩躺在床上

    這些因為月經而引起的痛症,統稱為「經前症候群」。許多局外人無法理解,甚至沒有過經痛經驗的女生也會覺得妳是不是公主病,其實妳並不難搞也並不寂寞!因為70%以上的女孩,一生中都曾有過這些體驗!而且雖然名為「經前症候群」,但是這些症狀並不侷限在月經前,而是從月經前一週開始,到月經完整結束,約有12~14天期間,都有可能受到「經前症候群」的困擾耶!

    醫女今天要來談談,這些月經大小事,也許還不到生病請假的地步,但是也夠煩人的「經痛」、「頭痛」、「腰酸」,女孩們該如何自我緩解?

    延伸閱讀:經前症候群PMS有什麼症狀?中西醫避免PMS的七個方法

    月經來肚子痛怎麼舒緩?

    第一招:喝熱飲+不吃生冷

    月經來的不蘇胡,熱熱的飲料最貼心了!一杯熱水捧在手中就足以解憂,但是若有黑糖薑茶、桂圓紅棗茶、桂圓薑湯、紅棗薑湯等等,就更美好了!也有人喝熱咖啡、熱奶茶、熱巧克力等,都是可以的。喝熱飲的同時,也要切記不要吃生冷,像是從冰箱裡端出來的生菜沙拉、生魚片、涼麵,還有冰茶冰淇淋等等也都不要喔!不然就互相抵銷前功盡棄了。

    舒緩經痛第一招:熱飲配圖:喝茶

    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 Burst

    第二招:保暖+前後夾攻

    肚子保暖、腳部保暖、頭部保暖,這些很細微的小動作,卻可以起到大大的作用。知道自己會經痛的女生,有人準備熱水袋,有人準備暖暖包,這些都可以。但是醫女還有一個小訣竅,熱敷時「前後夾攻」舒緩經痛最有效,小腹的正後方脊椎處,也是可以熱敷的穴位喔!

    另外會頭痛的女生,杜丞蕓醫師叮嚀要記得準備毛線帽,不舒服的時候馬上戴起,比照坐月子辦理。會腰酸的女生,也要記得不要讓雙腿暴露著涼,穿長褲或褲襪、襪子保暖,真的有效!

    晚上有時間的話,用熱水泡腳就更棒了,可以單純熱水,也可以加點浴鹽或精油進去泡腳,15分鐘就可以讓妳全身溫暖,子宮舒暢不再痙攣,還可消水腫、促進睡眠品質。

     

    第三招:正常作息+多休息

    女生月經來時,子宮要加班工作很辛苦,所以不要在經期時太操勞,可以的話正常上下班,正常三餐,也不要於此時大量運動或做耗損體力的事,不然子宮也是會抗議的。會經痛的女生更要找時間休息,中午的30分鐘午睡,或者下班後的一小時平躺休息,以及晚上完整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改善「經前症候群」經痛、頭痛、腰酸的不適。

    延伸閱讀:月經突然量多有血塊怎麼辦?需要就醫嗎?認識常見的 5種狀況

    3大瑜伽姿勢讓你舒緩經痛

    除了健康飲食、多保暖和多休息,其實你也可以透過以下的3個瑜伽動作來舒緩經痛喔:

    1. 嬰兒式:在瑜珈中,嬰兒式是最容易執行的動作之一。這個姿勢可以舒緩經痛,並釋放腰部的壓力和     不適感。該姿勢需要跪坐在地上,然後把上半身向前彎曲,手臂向前伸展,並保持呼吸5個週 期。

    2. 仰臥扭轉式:先平躺在瑜珈墊上,雙手呈大字形放在兩側,雙腳並攏屈膝,向右側轉身,讓膝蓋貼近     地板,同時將頭部轉向左側,保持5個呼吸後換另一側,放鬆身體神經系統,有效緩解經痛。

       

    3. 蛇式:是一個有助於減輕月經引起的腰部痠痛感的瑜伽姿勢,可以舒緩臀部和骨盆位置的肌肉。執行     這個姿勢時,首先讓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放置在胸部兩側做好準備。接著,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     抬離地面,同時身體向後彎曲,抬頭挺胸夾緊背部並且不要聳肩。每次維持5組呼吸的時間,每次做3     組。

    馬上舒緩經痛穴道圖解!

    以上叮嚀都做到,再搭配中醫穴位按摩,效果更好喔!任何月經期間的疼痛都要揉「舒緩經痛的六穴位」三陰交合谷八髎穴;頭痛加上太陽穴翳風穴;腰酸再加腎俞穴。以上穴位可以直接用手指按摩,也可以用按摩器輕輕按摩,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即可。

    舒緩經痛穴位:三陰交、合谷、八髎穴、太陽穴、翳風穴、腎俞穴

    除了臉上的穴位以外,穴位也可直接熱敷,像是八髎穴熱敷,超級舒服的。女孩們,有揉有保佑,希望妳不再為經痛所擾!

    延伸閱讀:月經來滴滴答答,吃什麼排比較乾淨?生化湯會有幫助嗎?

    這些動作還蠻容易的對吧?如果月經來肚子痛,或不舒服,不論你是在學校還是辦公室,都可以快速給自己按摩一下,對舒緩經痛很有幫助喔。別因為覺得麻煩就直接吃止痛藥應付經痛哦!

    作者介紹

    現代醫女杜丞蕓/美國執業中醫師

    台大/美國雙碩士,<女人專屬>、<全時美人>、<逆齡食養>等養生書醫師作家。杜醫師專精婦、內、兒科,融會貫通各國自然醫學、身心靈療法,以現代觀點來詮釋中醫/藥膳/食療/經絡/瑜伽。期望女人都能以最天然無毒的保養方式,讓自己更美麗不老。

    2024最詳細10種避孕方法比較:費用、優缺點、避孕機率…男女同時避孕最安全!

    2024最詳細10種避孕方法比較:費用、優缺點、避孕機率…男女同時避孕最安全!


    過去提到避孕,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都是常見的「保險套」,但現在
    有越來越多新型態的避孕方式,如:子宮內避孕器、避孕球、避孕貼片、避孕環等,有些的避孕成功率甚至可以高達 99%喔!在這篇文章中將會帶領大家一起認識這些不同的避孕方式,評比各自的優缺點、避孕機率、使用方式與費用等,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與伴侶的避孕方式喔。

    避孕方法比較:優缺點、副作用、費用、哪裡買?

    天一愛整理了最常見的避孕方法比較表提供給大家參考,每一種避孕法都有其優缺點與需要注意的風險評估,可以先參考以下表格內的比較,再來對照自己的需求考量,找到最適合勿前的避孕方法:

    (點圖可放大)

    常見的 7 種避孕方法比較表格_表一
    常見的 7 種避孕方法比較表格_表二
    常見的 7 種避孕方法比較表格_表三

    最詳細的10種避孕方法介紹

    1. 口服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可分為「事前避孕藥」與「事後避孕藥」兩種,主要成分都是「雌激素」與「黃體素」,用來影響排卵機制以及讓子宮頸分泌物變得黏稠,減少精蟲通過率來達到避孕。

    而這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劑量」。事前避孕藥是透過穩定、少劑量的方式週期服用,是非常安全的用藥,有些醫生也會將事前避孕藥當作調經藥的一種。相較來說,事後避孕藥所含的賀爾蒙劑量多上許多,吃一次便有可能影響本身的生理機制,造成較為嚴重副作用,故通常只建議在緊急狀況(如:保險套破掉)時才吃,不適合作為平時的避孕措施喔!

    2. 銅T避孕器&密蕊娜

    子宮內避孕器也是行之有年的避孕方法,最早為人知的是「銅 T 避孕器」,是將避孕器上纏上銅絲放入子宮內,藉由定期釋放銅離子造成子宮內膜輕微發炎以干擾受精卵著床的避孕法。後來又推出新型的子宮內避孕器是承載著「黃體素」的子宮內投藥系統,可以於體內影響激素運作,這種類型最為常見的代表便是「蜜蕊娜」。

    子宮內避孕器的好處有許多,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它的使用持久性,只要由醫師植入一次,就可以擁有 3-5 年的避孕效果,不過也因此有可能造成子宮沾黏、子宮發炎,甚至穿孔的機率,需要定期回診留意避孕器的位置是否正常。

    避孕貼片

    3. 陰道避孕環

    相較於子宮內避孕器來說,避孕環算是較少人熟悉的避孕工具。它同樣是透過釋放賀爾蒙來避孕,但是放置的位置並不是在子宮內,而是女性的陰道內,並且需要每個月定期替換與自行放置。雖然放置的方法很簡單,和衛生棉條、月亮杯相似,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可能存在心理障礙,這也是過去避孕環較不常見的主因。

    然而隨著社會逐漸開放,男女雙方共同討論避孕措施也成為一種成熟的展現,如果女生自己不介意的話,可以請另一半協助放置避孕環,減低一個人面對的恐懼感,也能拉近與對方間的信任交流喔!

    4. 避孕貼片

    避孕貼片是一種含有賀爾蒙藥物的膚色貼布,和前面提到的避孕原理都相似,只是避孕貼片屬於非侵入的避孕方法,和口服避孕藥一樣比較為人所接受。避孕貼布通常為一包 3 片,這是一個月的份量,在這段期間內每 7 天更換一次,可以貼在腹部、臀部、手臂外側等皮膚,但要避孕貼在胸部,否則有可能促進乳房細胞不正常增生喔!

    使用避孕貼片固然方便,可是長時間貼著貼片會讓特定區塊的皮膚不透氣,尤其是夏日天氣叫炎熱,容易因而產生濕疹、泛紅發癢等不適。

    子宮內避孕器是什麼?

    5. 避孕針

    避孕針是一種荷爾蒙注射劑,通常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能有效阻止排卵,讓精子難以進入子宮,並使子宮內膜不利於受精卵著床。

    避孕針的好處是使用方便、效果長達三個月,對於不喜歡每天服用避孕藥的女性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跟所有避孕方法一樣,避孕針也有可能帶來副作用,比如體重增加、頭痛、月經不規則、情緒波動等,而且停用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生育能力。

    在決定使用避孕針前,建議先和醫生詳細討論,了解它是否適合你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方式。

    6. 體外射精

    體外射精,顧名思義,是指性行為過程中,男性在射精前將生殖器從女性身體內拔出,在體外進行射精。這種方法的確沒有像避孕藥那樣的副作用,但需要男性在關鍵時刻控制的能力。但其實在性高潮時需要男性拔出後射精還是會有失敗的風險。

    另外,即使在射精之前,男性在興奮狀態下,前列腺也會分泌一種稱為“前列腺液”的液體,裡面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因此這個避孕方法還是存在著懷孕的可能性。

    雖然這種方法不需要使用避孕套,但失敗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在選擇這種避孕方式時需要謹慎考慮。

    7. 保險套

    保險套是大家最常使用的避孕法,不僅可以利用保險套直接阻隔精液有效避孕外,也可以用來防止性病或其他傳染疾病。而除了較熟知的男性保險套,市面上還存有另一種女用保險套,形狀為中空帶狀套膜,位置由陰道放置子宮頸口上,但由於套入的方便性遠不及男性,是比較少人會選擇的方式。

    8. 皮下植入避孕劑

    皮下植入避孕劑是一種長期的避孕方法透過在手臂內側皮下置入避孕棒,釋放激素抑制排卵,增加子宮頸黏液的粘稠度,從而阻礙精子通過,達到避孕的目的。

    皮下植入避孕劑的有效期一般為3年,這期間女性無需每天服用避孕藥。

    皮下植入避孕劑適合不想每天口服避孕藥或使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女性。然而,皮下植入避孕劑也可能導致月經不規則等副作用,因此在決定使用之前建議先詢問醫師的意見。

    9. 男性結紮

    男性結紮是最根本的避孕方法,更精準來說結紮應該稱作「輸精管切除術」,它是透過微創手術截斷封閉輸精管,並不如大眾所想的可怕,即使做完手術也不會影響性生活,仍然可以造成勃起、高潮、射精等。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男性結紮在術後還是有機率可以恢復,但隨著時間增長,回復率便會日益下降,故醫師通常會再三確認未來是否有生育計畫,才會協助動手術。

    10. 女性結紮

    女性結紮是一種永久性的避孕方法,通過手術將女性的輸卵管切斷或封閉,阻止精子和卵子的相遇,從而達到避孕的效果。

    女性結紮的避孕效果非常可靠,成功率將近100%。但是,因為是永久性的選擇,所以在做出決定前,需要考量到日後是否還想自然懷孕。如果已確定不會想懷孕,那麼結紮就很適合。但是,如果對未來的生育計畫還不確定,或者可能會改變主意,還是建議你使用其他避孕方法

     

    子宮頸抹片多久要做一次?有什麼注意事項?9 個子宮頸抹片常見問答

    子宮頸抹片多久要做一次?有什麼注意事項?9 個子宮頸抹片常見問答

    過去經常聽見政府衛教宣導「6 分鐘護ㄧ生」,你知道指的是什麼嗎?這其實是為了宣揚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想出的口號,因為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一直都佔女性疾病中相當高的比例,直到去年(110年)公告的數據,仍有 608 位死於子宮頸癌,佔女性主要癌症死因的第八位。

     

    但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如果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將能有效減少 60-90% 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因為子宮頸原位癌如果經篩檢後發現,治癒率接近100%喔!在知道子宮頸抹片的重要性後,接下來與大家分享常見 7 大子宮頸抹片問與答,解答你的疑惑:

     

    Q1:什麼是子宮頸抹片?為什麼要做子宮頸抹片?

    在開頭的分享中曾提到,子宮頸抹片是檢查子宮頸健康的重要途徑,如果定期做抹片篩檢,及早發現子宮頸額的徵兆或不正常的可疑細胞,就有機會盡快治療,恢復健康!

    Q2:幾歲開始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做的族群有哪些?

    子宮頸癌絕大多數都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因此通常會建議不管是幾歲,只要開始有性經驗為女性就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人需要特別留意。不過,如果是家中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患者的話,那麼無論有無性經驗,都會建議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Q3:已經停經、無性行為了,還需要做子宮頸抹片嗎?

    HPV 感染後,可能需要10-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就算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作抹片檢查,因此政府是明文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每三年至少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已經停經、無性行為了,還需要做子宮頸抹片嗎?

    Q4:子宮頸抹片怎麼做?做子宮頸抹片會痛嗎?

    子宮頸抹片的檢查方式非常簡單,婦產科醫師會先用鴨嘴鉗將陰道撐開以看見子宮頸口,再拿「木抹棒」或是「子宮內頸刷」在子宮頸內頸口周圍採樣,之後再將採集到的細胞塗抹於玻片上,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的可疑細胞。

    由於在使用鴨嘴撐開陰道時,不可以使用潤滑劑輔助,以免影響判讀結果,因此有部分人會覺得在做這個步驟時疼痛、不舒服。

    Q5:做一次子宮頸抹片費用多少?健保有補助嗎?

    原則上政府補助年滿 30 歲的婦女,每年可以做一次免費的「傳統子宮頸抹片檢查」,符合資格的對象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可接受篩檢服務。而如果是不符合資格者,自費檢查子宮頸抹片的費用大約落在 NT$200-400 左右 此外,目前有另一種新型的電腦薄層抹片,主張篩檢結果相較於傳統型抹片準確,能夠減少偽陰性的情形,但這個項目為全額自費,新型的電腦薄層抹片做一次約 NT$1500-2000 並不便宜,因此不需要常做,且每年傳統抹片檢查都正常者也不一定要花錢做額外的自費檢測。

    Q6:要去哪裡做子宮頸抹片?特約醫療院所怎麼查?

    許多婦產科診所與醫院都有提供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服務,如果不確定家附近哪裡可以做子宮頸抹片的話,也可以上各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有配合的醫療院所有哪些喔!

    做子宮頸抹片有什麼注意事項?前一天可以性行為嗎?

    Q7:做子宮頸抹片有什麼注意事項?前一天可以性行為嗎?

    做子宮頸抹片並不是很複雜的檢查,不過在採檢前還是有幾個注意事項,以免影響結果判讀正確性。以下 5 點要特別留意:

    • 事前不要過度沖洗陰道
    • 避免盆浴
    • 不要使用陰道藥物塞劑
    • 前一夜避免發生性行為
    • 月經期間、陰道發炎情況嚴重者不能檢查


    Q8:子宮頸抹片報告多久會出來?發現結果異常怎麼辦?

    一般來說,子宮頸抹片的檢查結果約 1-2 週就會出來,大部分醫療院所會以「郵寄」方式通知檢查狀況,如果為正常無異樣就不需要擔心,持續定期做篩檢就可以。

    而若檢查結果異常,也先不用過度驚慌,因為造成異常結果的原因有很多種,有時只是發炎、檢體不良或篩檢錯誤,並不一定就是癌前病變。這時請回到原檢查醫療院所做進一步釐清,醫師會視情況重新檢測或輔以陰道鏡檢查,如果後續發現是「重度癌前病變」或「侵襲癌」才可能需要進到切片、治療等處置。 

    最後提醒大家,女性的婦科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健保除了有補助 30 歲以上婦女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外,還有骨盆腔檢查、子宮頸細胞病理檢驗等可以多多利用資源。透過定期檢測,不僅可能及早檢查出病變,也可以更安心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喔!